第五百四十三章击退-《灰塔的黎明》
第(2/3)页
于此同时,另一种光芒从昏暗之地内迸发,那是两道幽蓝的雾霭,带着令人目眩的蓝色光芒,如千万蓝色萤火虫组成的光团,但只有不到拳头大小。
事已至此,起司也不好留力,他知道再突破炼金工坊已经不是必然事项,当务之急是现在这里保住性命。他身边的水体泛起涟漪,这是它们与魔力产生了某种共振,就像是磁铁与磁场。
当然,起司不是能够吸引水体的某种物质,这只是他调动过多魔力时的外溢表现。以灰袍们的认知来说,魔力并非某种物质或某个人所独有,它遍在于天地所有事物之中。
但这不意味着魔力是可以被随意取用的,相反,鱼不能掌控水,鸟无法操纵风,越是遍在之物,本身的规律就越是稳定,不容易被打破。
所以绝大部分施法者都需要特定的物品或仪式来作为自己的施法途径,用来撬动沉默世界中的遍在魔力。而在不使用禁忌力量的前提下,起司的方法与大部分同门不同。
这种不同是有基础的,起司的魔力量从小就异于常人,而且随着学习和冥想还在不断扩张,终于在最近几年达到了巅峰。但魔力不是实际存在的能量,它不能发热,不能发光,不能造成声响,不会存在某一天理解了魔力后就能上天入地的神奇状况。
魔力的使用,是晦涩的,细微的,而且往往多变。这就是为何许多法术的施法条件不仅需要特定的物品,连物品的产地,制造方式和工艺都有要求。而起司使用这些魔力的方法,则是共振,通过伪装自己来达成目的。
直白来讲,当他的法术需要与火产生关联时,他就用魔力模拟火的魔力,其它物质以此类推。而他之所以能够驾驭绝大部分法术类型和流派,并从中获得收益,也是来自于这种模仿。观察,理解,以再呈现的方式,灰袍能够如镜子般映照出他见过的事物,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它们的样态。
而要说被起司理解的最深刻的东西,就是冰和雪,那是他长大的地方充斥着的东西,模仿它们对灰袍来说轻而易举。伴随着魔力的流动,湿润空气中开始出现极细微的凝霜,这些凝霜一路蔓延,或者说在同时一起出现,在空中形成了两条不易察觉的轨迹,目标是鲶鱼嘴边的那十根触须。
鲶鱼是习惯在暗中行动的物种,它们对外界的感知并不完全依靠眼睛,甚至相较来说,如果不是黎明之息的光芒太过夺目,这条大鱼都有可能感觉不到。相对的,触须才是它的感觉器官。
白霜快速覆盖到触须表面,并不是真的制造出了多低的温度,而是制造出了一种低温的错觉。感受到突然刺激的巨鲶在空中身形一滞,魁首看准时机左手从背后抽出宝刀,对着其腹部狠狠刺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