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名臣作传-《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3)页

    所以方克勤空印案这事儿,要么是一个好官员在朱元璋面前含冤而死,要么是一个好儿子为父亲曲笔太多。

    孰是孰非这里就不说了也说不明白,另外还有个有意思的就是方孝孺还有两个同乡,于空印案当年上书,后来两人结局都不太好,于是专门给两位同乡记录生平,名为《叶郑传》。

    也是因此,后来清修明史时将郑士利和方克勤都单独立传。

    不过相较而言,UP主更佩服的是《叶郑传》的这个叶,即洪武九年因星象上书而死的叶伯巨。

    叶伯巨在洪武九年的奏章里要表达的意思相当明确,主要批评就三件事:

    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不同于郑士利的东拉西扯,叶伯巨写的至少算考证详实,可惜朱元璋的回答只有一句:

    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

    这件事用现代的批评话说就是以天下为私产,小农意识暴露无遗。

    最终叶伯巨被抓来时候恰逢朱元璋心情好才没当箭靶子。

    但就算如此依旧下了刑部狱,最终死在狱中,不得不说非常可惜。

    若是能多活十几年亲眼见过《御制纪非录》里藩王们干的那些个破事儿,说不定能写出来更加花团锦簇的文章骂一骂老朱家的米虫们。】

    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出来,明天子的心情愈发败坏了起来。

    老爹不说话,不过这都不妨大明皇子们低声议论一番。

    “那郑士利流而未死,不然将其召回……”

    朱棡最为干脆,仰头看了看光幕之后,缩着头提了个这个建议,手上比了个切的手势。

    这顿时让朱橚眉头大皱,不过还不等他小心措辞,就看到四哥已经摇头斥了出来:

    “荒唐!那郑士利以空谈妄议国事而得罪,乃是清楚之事,如今无论是追回还是加责均不是好事,更遑论……更何况空印之事爹爹已有定论,何必再言其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