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的孩子都是小的捡大的穿剩的。 就胳膊肘子有两块补丁。 洗的没有了原色,但是很干净。 张莲花和大女儿迟爱香忙着做鞋,这个时代的女性在生产队上班去领活计的时候就拿着大底子纳,如果大队生产队开会,妇女姑娘们也会拿着大底子纳。 冬春上班,打坷垃休息的时候也是纳大底子,就是纳鞋底,那个时候都是布底鞋,这个时候连塑料底还没有呢,卖的鞋也是布底的。 要说妇女是最累的,有孩子的得奶孩子,起早做饭,吃完饭上班,家里没有老人的,中午回家还得忙乎,晚上回家还是做饭。 吃了晚饭,晚上还要掌灯忙乎做营生,纳鞋帮子,或是鞋底子,或是手工缝衣服,这个时期还没有缝纫机。 男人就不同了,顶多就是下班挑几担水,勤快的浇浇园子。 懒的就是吩咐孩子抬水浇园子,吱吱嘴。 吃完晚饭男人是很清闲的,躺炕上睡大觉,女人却在忙针线活儿,一干就是大半夜。 张莲花忙乎半夜,自然是困,所以起早都是迟爱艾做饭,这个时期的人只有饭一样可以入口的,后代那些个零食是一样也没有。 家家的饭是固定模式。 早晨是馇粥大块咸菜,腌咸的芥菜疙瘩切成块,一咬嘎嘣嘎嘣的,香油味精是吃不到的。 这就是早餐,中午就是玉米面的饼子,把大铁锅烧的倍儿热,把早晨和好的玉米的渣滓面子团一个球拍扁往大铁锅上一糊按扁就是大饼子。 熟了就用铁铲子铲下来装在柳条筐里,俗称菜籖子,就是白色的用来捞饺子的筐。 次日是礼拜天,一整天三顿饭都是迟爱艾做的,大饼子的肐肐是挺香,闻着香,吃着却不怎么地。蔺箫没有吃惯这种食物,觉得很难吃,绝不参与迟爱艾的吃饭运动。 早就躲到系统去吃牛肉拉面。 晚上的饭没有二样,天天是扒拉汤,白薯面的和玉米面的。 看着迟爱艾扒拉汤一个劲儿摇,蔺箫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