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驸马爷,您这是要给太上皇下套啊!(求订阅!!)-《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1/3)页

    “李善长今日召集了蓝玉、黄子澄等人密议,恐怕是对你的新政有所图谋。”安庆忧心忡忡。

    欧阳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又恢复懒散的模样:“无妨,让他们议去。”

    安庆不解:“你就一点也不担心?”

    欧阳伦咬了一口苹果,含胡道:“担心什么?李善长那个老狐狸,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他现在不敢动我,只会躲在暗处观望。”

    “那万一他们暗中使绊子呢?”

    欧阳伦笑道:“那更好。他们若真敢动手,反倒给了我收拾他们的机会。”

    安庆无奈摇头:“你呀,总是这么自信。”

    欧阳伦放下账册,握住她的手,正色道:“公主,朝堂之争,比的不是谁更狠,而是谁更能‘顺势而为’。如今太上皇和陛下都支持新政,李善长除非疯了,否则绝不会正面硬抗。”

    安庆似懂非懂:“所以,你是故意让他们观望?”

    欧阳伦眨眨眼:“不错。他们越是观望,就越会被新政的洪流裹挟,最终……只能乖乖上我的船。”

    数日后,朝廷正式颁布新政:

    ——鼓励生育,凡生育五子以上者,免赋三年;

    ——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船出海贸易;

    ——推广新式农具,由工部统一调配……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民间百姓欢欣鼓舞,尤其是沿海商贾,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海大干一场。

    新政颁布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各地百姓的反应热烈得超乎想象。

    江南水乡掀起生育热潮。

    苏州府吴江县,老农陈老汉蹲在田埂上,掰着手指头算账:“五个娃免三年赋税?乖乖,这可比种十亩地还划算!“

    他转头朝屋里吼了一嗓子:“老婆子!今晚加菜!咱得抓紧给大郎说媳妇!“

    隔壁张婶探出头来打趣:“陈老哥,你家大郎才十四岁,急啥?“

    陈老汉瞪眼:“你懂啥?早点成亲早点生!三年抱俩,五年四个,十年.嘿嘿,老汉我就能躺着吃皇粮喽!“

    村里祠堂前,里正敲着铜锣宣布:“县太爷说了,每季度评比'生育模范户',奖三只老母鸡!“

    青壮汉子们哄笑着推搡:“听见没?今晚都别闲着!“

    大姑娘小媳妇羞得直跺脚,白发族老却捋须点头:“善政啊!老朽这就开祠堂,把祖传的多子汤药方贡献出来“

    闽南渔村。

    泉州港,林氏船行的少东家林阿海“哗啦“抖开泛黄的航海图,对着一屋子族老激动得声音发颤:“祖爷爷藏了六十年的宝贝,终于能见光了!“

    白发苍苍的老船工颤抖着手抚摸图纸:“当年官府收缴海图,你祖爷爷冒死塞进棺材板里“

    “前些年虽然开放了海禁,但也只是允许咱们近海捕鱼,商人的商船才能出远海,现在咱们这些普通百姓也可以出远海了!”

    “老祖宗可是说过,海外全是宝藏,咱们家也得出海!!”

    忽然码头传来喧哗,众人奔出去一看——

    渔民们正把“严禁下海“的界碑扔进海里,小伙计们扛着“福船打造优惠“的招牌满街跑。绸缎庄王掌柜扯着嗓子喊:“赊账买船料!赚了钱再还!“

    湖广。

    武昌府农市上,工部小吏指着铁制曲辕犁示范:“一日能耕八亩!“

    老农们轰然大笑:“后生吹牛!老汉使木犁三天才两亩“

    那小吏也不争辩,套上耕牛“唰“地犁出笔直深沟。人群瞬间安静,突然爆发出吼声:“给老子留十具!“

    粮商赵员外挤不进去,急得直跳脚:“我出双倍价钱!“却被壮实的农妇一胳膊肘怼开:“排队去!没见咱们要春耕?“

    更有精明的铁匠铺老板当场宣布:“租犁不要钱!收成时抽一成!“——竟把农具玩出了金融租赁。

    边关军屯——意外的连锁反应。

    甘肃卫所,百户长看着麾下军户们交上来的“垦荒请愿书“傻了眼:“啥?全体媳妇要随军?“

    满脸憨厚的军汉搓着手:“大人您看,新政说生五个免赋税,可咱们光棍哪生得出来“

    另一人理直气壮:“就是!隔壁蒙古人都能娶三个婆姨,咱们大明军户差哪了?“

    百户长气得摔帽子:“他娘的!老子这就给兵部写信——要么发媳妇,要么减任务!“
    第(1/3)页